Note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 Views 1,206

这篇文章主要是讨论“超短周期”这个词汇的相关话题,超短周期也即周期,之前一直谈,但没有详细、系统地谈。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超短周期的基本东西讨论清楚。“周期”这个词,网上虽然说的很多,但众说纷纭,往往鸡同鸭讲,说得不是一码事,所以需要从零开始来看看如何建构一个理论,以及在建构这个理论的过程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内容。另外有大量的内容我没有放到这一篇中来,包括超短周期的演化与逻辑推演问题,超短周期、指数周期的相互影响关系的讨论等一大堆,那样显得太乱了,后面再单独增补。另外,文章写得比较长,可能有些地方会显得比较乱。行,再说这些,开始正文。

一、超短周期的定位、作用

(一)超短周期的定位

定位,即确定一个位置。所谓超短周期的定位就是将整个超短周期放到整个A股的炒作当中,看看它在其中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超短周期,有些人叫情绪周期,每个人的叫法不同,但是表达的东西差不多。超短在层级上处于什么位置?介于指数与题材之间的一个对象界定。超短周期可以理解为所有超短票的总体变化情况。如果我们按照分类的级别从大到小来看,分为A股所有股票、综合指数(取其中的代表性样本,如上证、深证、创业板指,行业指数除外)、超短(所有的题材)、单个题材、个股,相当于有5个级别,从个股的角度由小到大来看,它相当于其中的第3个级别。即个股、小类、中类、大类、全部这种比较。

(二)超短周期的作用

建构这一理论有什么用?

①描述超短票的整体情况。(基于描述的角度)跟指数一样,建构超短周期这一概念,主要也是为了反映整体超短票的变化情况,为了表述整体超短票到底是在向好,还是在变差。超短周期这个概念选取的样本适中,既能有效的避免指数涵盖范围太广的缺点,也能有效的避免单个题材涵盖范围太小的缺点,是这两种层次调和后的产物。纯粹地用指数与单个题材的表现没有办法去表现出整体超短的演化情况。

②根据超短周期的情况来判断参与条件,介于时势之间(基于交易&评价的角度)。时(指数),势(主流题材),超短可以理解为时势之间,交易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需要在整体超短票向好的情况下来参与(之前所说的周期的启动、发酵等等,实际上指的是超短周期的变化情况,并没有那么神秘。)时、势、股,之前说选时,主要包括指数,这里,也可以把超短周期看作时势的一部分,它是低于指数(e.g.上证)的一个层次,而高于题材的一个层次。

从上面的两者我们可以看出,超短周期这个理论,第一方面反映了超短票的整体变化情况,第二个方面我们需要根据这种变化情况来判断进场的条件。

二、定义超短周期中所遇到的问题

超短周期的理论建构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先看问题再来建构。

(一)超短票整体的联动性

本小节主要论述思路如下:联动性是超短的基础,是股票市场可解释性的原因;A股的联动机制非常复杂,把超短票完全清楚地区分开属于“事实上的不可能”。

1.联动性是解释超短的基础

分析的界限——股票市场并不具备完全地可解释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有机整体,与这个词相对应的是无机堆砌,前者我们可以分析,但是后者就像垃圾桶里面扔的大量的垃圾,想把各个垃圾之间的关系区分清楚相当困难,很多时候是随机的。股票市场界于有机整体与无机堆砌之间,其可解释度有限。意思是有,但有限。(一方面体现在我们可以解释很多票,有大量的票解释不清。另一方面,从概率上来说,即使是那些可分析、解释的票,也有大量失手的时候,并非绝对的确定,比如当指数非常好、超短氛围很好、板块发酵的时候,那些辨识度个股也不一定完全会涨停。)

超短的可解释性归因于联动性。联动性是A股具备可解释性的基础,我们会听到地产指数、银行指数等,一方面是它们同属于同一行业,另一方面从炒作的角度上来说,它们具备题材上的联动关系,否则如果只有第一点那么这个指数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就是说,假设各个地产股之间的走势全部呈现出随机性,那么这个指数就没有任何意义。再说个例子,我们把任意两只股票放到一起然后编一个指数,比方说把工商银行这种银行股跟惠发食品这种庄股放到一起编一个指数,这个指数有什么意义?这种指数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这种就属于无机堆砌。所以说,超短的可解释性归因于联动性,如果没有这种联动性,那么股票市场是不可解释的,如果所有的超短都呈现出随机性,那“超短周期”这个概念没有任何意义。假设A股所有的股票都是独庄股,涨跌完全是随机的,那么上证、深证这些综合指数就没有意义,指数可以随意编,但并不代表它有意义,尤其是具备操作上的意义。

2.联动机制非常复杂,很难绝对区分清楚

对于超短票来说,这种联动性是非常复杂的,联动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模式的联动。(※65)。下面我们列举几种情况来说明这种复杂性:①ST个股,ST个股与其它个股的联动性就没有那么强,关联性很弱,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把它归到超短票一类呢?②趋势股与超短票,实际上,市场合力票之间没有绝对明晰的界限。趋势股与超短票之间也会有联动性,有时候强,有时候弱。那么趋势股是否也应该算到超短周期中?③超短票内部呈现出题材与空间两种联动机制。题材联动很好理解,比如雄安概念股,所有的相关的股票往往会呈现出联动性。空间比较难理解,主要是炒辨识度的原因,※66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多说。

所谓联动性,类似于因果关系(实际上交易者模式上的联动导致股票的走势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如果个股之间的联动性我们就没有搞清楚,那么超短就解释不清楚。比如说东方通信这个炒作周期,东方通信、东信和平、风范股份这三个票呈现出非常强的联动关系,后两者都是东方通信的跟风股,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风范股份(特高压概念)当成是炒特高压概念,那么明显就没把盘面梳理清楚,对盘面的分类这第一步就没分清楚,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对比不同人的复盘,单单是这一点,每个人的分类差异相当大,这一点做不到的话,那么后面的理解就不对了,而这一点其实很难做到,有大量的票我们不知道是炒啥的。

(二)短票周期的对象不好确定

1.超短周期对象是动态的

对比一下指数,指数的对象是确定的,无论是上证、深证等,都有成分股,有时候会换,但是它的成分股是“已经确定下来的”,是依赖于具体股票的涨跌。

但是超短票的对象是不确定的,是一个变动的概念。虽然表面上看,我们分析的是超短票,到底什么是超短票这个想要确定下来是有困难的。

2.超短周期所使用的对象及其评价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涨停板、跌停板、连板股、空间板等来表示超短周期的演化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使用这些对象来表示超短周期变化存在的问题。

A、涨停板。这种标准下只以“涨停板的数量”来表示超短周期的变化,也就是仅以做多力量作为周期的描述。这种定义有问题,举个例子,每天都有100个涨停板,但是,涨停板的持续性不高,假设第2天又有100个,但是没有连板股,也就是说昨天的首板股全挂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觉得周期是好的呢?肯定不好。

B、涨停板与跌停板。这是以这个盘面的做多力量与做空力量的对比来定义一个周期的情况。但是只要是使用两个标准,那么在定义方面一定会出现问题。举个例子,假设昨天10个涨停,0个跌停。今天20个涨停,10个跌停。盘面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看下面:①如果纯使用涨停板的数量来表示周期,那么是在变好,没任何毛病。②如果使用涨停板与跌停板的数量,假设是“涨停减跌停”的数量,也没有问题,盘面维持,既没有发酵也没有衰退,这个仍然是清晰的,尽管可能不会让人信服。③最害怕另外一种说法,即靠感觉来判断超短周期的发酵情况,即先看涨停板是发酵的,看跌停板是衰退的,但是又不是涨停板减跌停板的数量,那么是什么又说不清楚。这就是使用两个标准来定义一个事物会出现的原因,一是到底用哪个标准不清楚(比如有时候用涨停,有时候用跌停),二是两个标准的关系不清楚(到底是用涨停,还是跌停,还是涨停减涨停,这里是非常含混的),所以一定会出现问题。

C、涨停板、连板股、空间板

这里使用了3个对象来建构整个超短周期理论。通常情况下,指数、涨停板、连板股、空间板之间会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也会存在大量的背离的现象。比如涨停板数量很多,但连板股数量不多或者高度不高。涨停板数量很少,但是连板股数量很多或者高度很高。以东方通信这一波为例,看下图,在这一波中,龙头股一直高举高打,但是涨停板与连板股的数量并非呈现出一致性,像图中的绿色箭头处,就显示出连板股与涨停板数量的不一致,那么这个时候超短周期到底是在变好呢,还是在变坏呢?使用上面任何一个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同的。如果使用涨停板的数量变化为依据那么超短周期在衰退,而使用连板股那么周期仍然在发酵。这就是使用多标存在的问题。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D、连板股、涨幅

有时候连板股的数量与高度不高,但是盘面存在着大量的涨幅很高的个股。比如最近星期六、模塑科技这一波,以及华锋股份那一次,它的连板高度不高,但是涨幅却不少。如果以连板股来表示超短周期的强度,那么明显是不高的,像华锋股份,如果我们以连板而不是涨幅来作为这个超短周期最强龙头股的统计标准,那么它属于6+2+3,最高也才6个板,但如果以涨幅来描述,那么就高多了。在很多连板股模式人的眼中,后面的2板、3板是重新开始的,而在以涨幅为模式的交易者眼中,它的连板意义就没有那么强,涨不涨停就没有多大意义。比如下图中的九鼎新材,前三个K线都没有涨停,在连板模式的交易者眼中啥都不是,但在以涨幅为模式的眼中属于短线非常强势的票。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三)超短周期无法量化只能定性,但定性同样存在大量问题

1.超短周期无法量化

由于超短票的对象确定不下来,那么就没有办法去量化。我们仍然是对比指数,由于指数的成分股是固定的,所以完全是量化的。超短使用了多个标准,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分开统计,很少听人说一个类似于上证、深证的“超短指数”,这一点没有办法做到。

那么,只能是定性描述超短周期的变化,即超短的阶段,但仍然存在大量问题。

2.定性视角:启动、发酵等定性词汇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常使用启动、发酵、高潮、分歧、衰退、冰点等词汇来描述超短周期的状态,也就是超短周期的阶段,这些启动、发酵等状态是非常“含混”的描述,搭眼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较真的话,这里面的问题会非常非常多,甚至会发现完全没有办法使用上面的词汇。

以超短周期的启动和发酵为例,如何来定义这两种状态?比如姑且以涨停板的数量来定义超短周期的启动与发酵情况,假设昨天有10只股票涨停,今天有20只股票涨停,明天有30只股票涨停。那么今天相对于昨天来说是否是启动?我们往往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因为感觉它在变好,注意,是“感觉”它在变好,实际上没有任何依据,仅仅是感觉。那么明天相比于今天是变好还是变坏?从不同的标准得出的结论不同。①如果我们以涨停板的数量变化对比为标准,那么昨天10个,今天20个,明天30个,明显是发酵,这个没有问题。②如果我们以涨停板的增加情况为例,那么昨日增加了10个,今天增加了10个,我们是应该叫作发酵,还是叫作维持?那么,如果今天增加了9个,小于昨天的10个,是否是衰退?③然后如果我们以增长比率为标准,那么今天相比于昨天增加了100%,明日比今日增加了50%,从比例上来说,明显是衰退,所以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会发现,这些定性的词汇其实意义非常含混,也是因为含混的原因,会产生很多混乱。

从题材的角度来看启动、发酵等状态也会存在问题。比如说今天有AB两个题材,明日A发酵了,B挂了,又起来了个C题材,那么整体上超短是发酵了还是衰退了?再比如,如果涨停板的数量倒是多了,但是主线题材挂了,非主线起来了,而且涨停板的数量还很多,到底是发酵还是衰退?我们会遇到一系列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使用上面所说的定性的词汇就乱套了,即使强行下定义也没有任何意义。

(四)没有立足于交易的视角

基于不同的模式,不同交易者对盘面感受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对待千股跌停这种现象,低吸与打板模式的交易者对盘面的感受完全不同。对低吸者来说,有些人就是喜欢撬跌停,喜欢抄底,那么即使是股灾环境,真正抄底的人也不会太惨,而打板进去的就是恶梦。

另外,之前所说的周期的描述对象,无论是空间板、连板股,还是涨停板的数量,都没有从交易者的模式来进行描述,即没有“确定性买点”的概念,比如说有些时候盘面连板股很多,但是都没有板块效应,那么这个时候是上还是不上了?如果我们是把它定义为发酵呢,还是不发酵呢?定义不定义都没用,因为结果是一样的,就是还是不确定。

所以,超短周期理论必须与交易者的模式相结合,否则即使勉强造一个理论,也没太大意义。

三、如何建构超短周期理论

如何正确的看待超短周期理论?超短周期是一个股票观察与研究方法而非客观的存在。客观的存在,意思是存在一个很虚无缥缈的情绪周期,好像它控制的个股的上涨与下跌,网上关于超短周期或者说情绪周期理论,传达出的就是这种感觉,把这套理论搞得神神叨叨的。而建构的方法这种理解,就直接否定了周期理论客观存在的意义。当别人问我们A股总体表现怎么样时,我们往往会拿出上证、深证、创业板等指数来说明情况。同样,当别人问A股所有超短票的表现如何时,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创一个类似于上证等特殊的对象来描述整个超短票的变化,这其实就是超短周期这个对象建构的原因。也就是说超短周期仅仅是一种观察、研究方法,跟上证、深证等一样。网上有很多人说情绪周期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我是绝对不认同的,它其实就跟指数一样,你说指数是客观存在的吗?选取不同的标的,比方说选取地产,那么就会存在一个地产指数,你说这个指数是客观存在的吗?我觉得是很成问题的。

我们怎么来建构超短周期理论呢?上面的问题部分把在定义超短周期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情况进行了罗列,我们下面仍然是围绕着这些核心点来建构超短周期理论。

(一)超短票的联动性:周期&题材

联动性的相关讨论参照问题部分,不再在这里讨论了。虽然上面问题部分已经说明联动性是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但是我们只说可以说清楚的部分。联动性主要是梳理盘面来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对盘面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那么,怎么来解剖盘面?涉及到下面的词汇:大周期、小周期、老周期、新周期、老题材、新题材。我们下面来解释一下这些词汇。

●小周期:即题材周期。这个没啥可说的。

●大周期:可以理解为由当前所有的小周期所组成的周期。

●老题材、新题材:是从时间上来对题材进行定义。

●老周期与新周期。这个是超短周期中论述起来最乱也是最核心的地方,不同人使用起来比较含混。老周期与新周期指的是题材周期(小周期),还是大周期?指的是大周期,如果是小周期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用老题材、新题材来进行描述,不必要使用老周期、新周期这个概念。

下面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上面几个词汇的相关关系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是围绕老周期与新周期来进行讨论,其它的词汇其实没啥可讨论的,老周期与新周期是超短周期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词汇,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来厘清楚这个话题。

1.为什么使用老周期与新周期

为什么要使用老周期与新周期这个概念?直接用老题材、新题材来表述超短周期不就完了么?主要还是因为个股之间的联动性,老题材、新题材这个词汇不足以表述整个大周期的联动性。从交易的角度来说,使用老周期、新周期这组概念,一方面是为了表述老周期、新周期个股的联动关系,另一方面是为了表述老周期与新周期个股龙头之间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A股的联动机制,A股的联动有几种联动方式,空间、题材、空间&题材同时联动等。(关于联动性的相关话题,我直接补充到※65中,没有在这篇文章中再说)简单来说,就是看联动性的强度,如果是整个大周期的联动,那么就使用周期,如果是小题材周期的联动,就使用题材,有时候也仅仅是空间的联动(也会微弱地影响到题材),这个时候也可以使用空间这个概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整个超短周期做宏观地描述,有时候仅仅使用题材无法把盘面描述清楚。☆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使用周期、题材这几个词汇的目的,否则我们完全可以使用题材即可,没有必要去用一个模糊的“周期”概念。

老周期这个词一定得有分析&推演盘面的意义,否则强制性的把几个题材周期强行划分到同一个周期之内,然后自己在那胡编乱造,那就没有任何这个区分的意义了。我们使用周期与题材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清晰地看清楚盘面”,是为了把问题变得更简单,而不是把自己弄得更糊涂。

当然,有时候使用“老周期”与“新周期”这个词是基于时间角度,而不是因果角度,不同人使用这个词时使用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这个需要注意。

2.如何区分老周期与新周期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1)同一周期内题材之间的关系

我们仍然以19年为例,主要是这一波我做的材料比较详细。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周期的定义。一波题材往往由主线定义,比如上面的OLED这一波。但也要综合其它情况,主要就是盘面是变动的、博弈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这波行情多条线并行,其中OLED是主线,通常情况下也会以OLED的走势来描述这波行情,赚钱效应也是由这个题材带起。但这个行情比较特殊,尽管是OLED带起了盘面,但是整体上赚钱效应并不好,最终走出来的龙头前期强势股梯队(包括东方通信、风范股份、全柴动力)。我个人是把周期与赚钱效应这两个词区分开的,主要是简单定义,然后再多维度解释,而不是对周期进行多维度地复杂定义。这个在※58中有论述,这里不多说。

●非主线。非主线往往有几种形式,一是属于独立炒作,逻辑上并非是主线的跟风,但是强度并不强,比如上面的前期强势股、大湾区概念股、黄金、有色等。二是属于板块对板块的补涨,也可以理解为蹭氛围热度炒作的,只不过不是当前的风口,逻辑认可度有限。对于非主线来说,不好判定它是独立炒作、跟风逻辑或补涨逻辑,也有很多是莫名其妙地涨停,根本不知道是炒啥的。|从操作的意义上来说,非主线题材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辨识度标的,没有什么意义,除非走出来。

●主线、非主线之间的博弈关系(同一个周期内)。①赚钱效应(主动)正常情况下主线的赚钱效应要好于非主线,比如贵州燃气那一波,次新股的赚钱效应非常强,市场对次新股的信任度比较高,那么这种情况下,非主线很难从主线抢走人气。但涨停潮就不一定,包括雄安、近期的区块链涨停潮等,主线赚钱效应都不好,但是参与者又众多(就是说有人气,什么叫做人气?首先得有人、第二得有钱、第三得有交易意愿),闲钱乱撞,此时很多非主线概念股就有机会起来,正常情况下可能就起不来了。(但是这一点不好验证)这个※39中有提到,不多说。②被动:比如最有赚钱效应的几支股票被顶了一字板,然后资金开始回流其它个股,这种的就不是主动涨停,而是被动的涨停。

(2)老周期与新周期区分方法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划分新周期与老周期有两步。

①新周期个股自身逻辑认可度较高,是主线题材,逻辑认可度比较高。如果是非主线就不好说了,上面已经说了,非主线的逻辑定位不好判断,所谓超短老周期与新周期的划分,其实主要是指的是主线题材以及人气股。对于那些非主线没有什么操作意义。(我们通常以一个新的主线题材的确立确定一个新周期)

②老周期挂掉时,新兴起的主线题材没被带崩,有自己独立的联动,由此确立新周期。简单来说,新的主线周期有自己的题材独立联动逻辑,就是说跟老周期个股的联动关系较弱。这种题材自身的独立性来自于什么?逻辑认可度的高低。逻辑越硬的,像雄安、创投、区块链概念股,就具备题材自身的独立性(先不管赚钱效应好坏),因为逻辑硬而且逻辑认可度高,掀起了涨停潮,这时候如果我们说创投、区块链概念股是其他老周期概念的跟风股打死都没人信。

下面我们从以上面这个表为例,来看一下怎么通过新周期逻辑独立性来区分老周期与新周期。相比于光伏这个老周期(表之前就已经炒了一周左右,银星能源已经5连板),OLED属于新周期,区分新周期与老周期主要还是OLED有自己独立的联动逻辑。另外大金融也是,从2月21日到2月27日大金融到底是什么不太好说,有可能是OLED的主线补涨逻辑,也有可能是独立的新的主线题材。如何来确定呢?老周期个股尤其是龙头股挂掉时新周期个股的表现,挂掉之后发现还挺好,受老周期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认为大金融开启了一个新周期。

虽然上面说老周期与新周期的区别在于新周期题材,尤其是新周期的主线题材,是否具有题材自身独立的联动性(逻辑硬,逻辑认可度高,不属于其它题材的跟风,不被其它题材带崩),但是这种独立的联动性是有限度的,是一个含混的说法。实际上只要是在同一个股票市场当中,总归会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比如出现了股灾,那么新周期总归会受到影响,所以这种新周期的独立性只是一个相对的独立。那么,老周期与新周期会形成哪些关系?看下一小节。

3.老周期与新周期的关系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1)原因分析

先看表右侧的原因,老周期与新周期的演化,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无关,没有什么相关关系,老周期与新周期是完全独立的,老周期与新周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A股是一个整体,很难说老周期与新周期是完全独立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关联。另外一种则是因果关系,即一方的变化导致了另外一方的变化,当然,实际上也还有其它的原因,这里仅仅是列出了其中的一种。无关的我们不讨论,我们假设两者是有关系的(即其中一方是另外一方的原因)。真要细说起来这里面是相当复杂的。

另外,原因这个东西表格当中是空白的,因为很多原因我们可以在事后补充,但是很多原因不支持我们在事前推演,也就是说我们事前没有办法用这个原因去推演周期未来的演化,有时候其实也没多大意义,所以我没做过多的讨论。

(2)老周期与新周期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

(标题打问号,意味着有些地方并没有完全讨论开,看后面是否有必要详细拓展。)

从上面的表格当中可以看出来,老周期与新周期大体上可以有4种组合。

①老周期与新周期都在变好。原因就是老周期个股产生了赚钱效应,然后资金又开始挖掘新周期题材。当然,也有可能是新周期个股有赚钱效应,资金又开始挖掘老周期辨识度个股,这两者都是可能的。

②资金认可老周期题材,并不认可新周期题材。这个也很常见,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新周期的很多题材有很多缺陷,缺乏想象力,筹码结构不好等一系列问题。或者大资金被陷在老周期中,没功夫参与新周期题材。也有可能老周期赚钱效应好,资金不愿意参与新题材,原因有很多。从结果上来看,就是新周期的题材并没有得到认可。还是上一小节说的,原因可以找一堆,但是没有办法支持我们做绝对准确的推演,这个时候原因是什么无所谓,只要我们知道推演的路径,管它什么原因的。

③老周期变差,新周期变好。即新老周期交替现象。这种是相对正常的,属于超短当中极为正常的现象,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说老周期高度太高,资金有畏高情绪。而且当前的人气也很好,资金开始做一些低位新周期的个股。也就是老周期结束时,恰好新周期有赚钱效应,所以资金并没有回流老周期,而是直接到新周期题材当中了。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下面是超频三,上面是欣锐科技,所以说,当老周期结束时,新周期已经开始了。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当东方通信破位下行时,下面的芭田股份新周期兴起。

④老周期带崩新周期。老周期带崩新周期。上面说到老周期与新周期的区别在于新周期题材具有独立的联动性,老周期没有把新周期带崩。这里说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即老周期疯狂补跌,其它个股走势也不好,导致盘面出现了大幅恐慌,进而带崩了新周期个股。上面说道A股实际上是处于相互联动的关系中,途径就是不同交易者模式之间的联动,在A股当中题材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个相对的独立性又不太好量化,不太好说。所以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在极端情况下,老周期会带崩新周期,具体的过程有几种,一是把整体的炒作情绪带下来,比如说老周期的下跌会直接把这个把指数给拉下来,而这个会影响到新周期题材的高度。二是老周期个股与新周期个股有题材的联动关系,比如说老周期的主线题材是5G,而新周期的主线题材也是5G,所以当老周期挂掉时,新周期也挂了。

(二)从赚钱效应的高度看超短周期

超短周期如何来定,超短周期的对象如何选择?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指标来表示一个周期?在上一节中提出了使用一些对象来表示超短周期的演化情况,其中包括涨停板、跌停板、连板股、空间板等,文章评述了使用这些指标所存在的问题。①如果我们使用涨停板的数量来定义周期的变化,但有时候而且经常会出现涨停板数量很多,但是高度并不高的情况,我这个时候用这个指标的局限性就比较大;②使用连板股来定义周期的变化,相比于纯粹使用涨停板使用连板股,效果会好一些,使用连板股来表示周期的变化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个股涨幅很高但连板高度不高,像近期的星期六,中间存在着断板现象,那么使用连板的数据显然没有把这一项表现出来;③当然,再加上空间板的变化也会让周期的描述更加丰富。所以在很多人的文章当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使用涨停板、连板股、空间板等这几个对象来表述周期的变化,这种表述有点儿数据分析的意思,就是我们选取几个关键指标来表述一个整体生态的变化。但这么表述有点儿二手材料的意思,如果纯看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恐怕能晕掉,所以需要建构起一手材料,我们需要建构起超短大周期演化的整体印象。另外,涨停板、连板股、空间板并不总是呈现出一致性,有时候相互之间背离。实际上,纯粹从指标出发来定义周期往往容易舍本逐末,那么我们从这里从更本源的角度来思考何为超短周期?

从赚钱效应的角度来定义周期。何为周期?可以认为,一个超短周期即一个炒作区间内的所有股票的走势。如何量化这个周期内的赚钱效应?我们可以按涨幅进行排序(一字断层板按可以进去接力来算),就是说在这个炒作周期之内,最赚钱的股涨了多少,第二赚钱的股涨了多少,然后对整个周期的涨幅进行排名,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比不同的超短周期。比如我们以东方通信与区块链这一波进行比较,就可以按照涨幅来进行最终的排名。有多少支股票,每支股票的涨幅是多少,然后再来两个柱状图比较,有多少支股票,每支股票的涨幅多少,这样这波行情的赚钱效应多少我们也就心里清楚了。看下图(我从网上随便找了个图截下来的):我们假设这是四波不同行情中最赚钱的前几支股票,这样咱们就能对四波行情进行对比。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上图是对每一波行情的前四名进行排名,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股票进行排名,这样一波行情中所有股票的所有涨幅就是具体的赚钱效应,赚钱效应这个词并不是虚的,我们完全可以用每支股票的走势来进行量化。

反过来,什么是超短周期?即所有股票的所有走势。当然,从操作的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主要的股票找出来即可,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股票都算到里面。从赚钱效应的角度来表述超短周期有两个作用,一是比较(比较不同行情),二是描述,即描述当下的周期的情况。

(三)内心中构建一个超短周期的大表图

这一小节是对上一小节的补充,是具体操作的实现过程。如何来做,建立一张周期的大图表。然后我们来描述超短票

第1步:构建一个超短周期的大表

●指数、超短、题材对应表。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我们主要是用它来分析超短周期,即中间的那一项。

具体可以参照下面这个,相互结合一下就好了。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当前,网上很多人的复盘呈现出同质化,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种复盘模式其实也反映出了交易者的模式特点,很多新手其实也受到了这种复盘的影响,这种复盘模式主要是做连板股,很多时候忽略掉了其它的个股。另外,当前复盘仅仅是复当日的涨停板,而是一段时间的赚钱效应。这么也强化了上面的这种印象。

这样有了一个题材历史表,这些都是近期有过重点表现的股票,方便查找。

第2步:把大表变成大图:超短综合走势图

把所有的超短的走势图叠加到一起,我们就得到了一张富有历史意味的所有近期超短票的综合叠加走势图,这个图加上上面的对应表,实际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张源数据走势图。建立这个表的目的是心里有数,对近期超短的走势(不仅仅是今天谁涨停了),要有一个全盘的了解,这样我们可以对所有题材有非常宏观的了解。软件上叠加起来也实现不了,但是一定要有这种总体上的走势意识。

另外,我们需要去观察一些重点的标的,不需要把所有的个股都找出来,其实也相当于一个大的股票池了。比较省事的方法——通过涨跌幅&振幅来筛选重点标的①涨跌幅筛选。虽然没有办法来实现,但是有更加好的办法来把上面的工作进行简化。看下图,同花顺在涨幅排名这个页面上提供了表头编辑功能,读者可以自行把上面的50、20、10日涨跌幅等放到表头,然后直接看排名最靠前的即可,这样省事。但有一个问题,这种本质上属于向量表示(最终值减去最初的值),也就是说按假设按50日涨跌幅来进行排名的话,那么前25天涨了2倍,后面又跌回来的,这种的在这个涨跌幅这种统计方法当中是失效的。②依振幅筛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入“50、40、30、20、10、5日振幅”这样就把这种情况给统计出来了,依照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就是些有辨识度的个股,不用一个又一个去筛选了。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③等比例过一遍。补充另外一个比较好的复盘方法,同周期复盘。上面的是把这些票找出来,这里是迅速地把所有股票的走势过一遍,这样我们大脑中就有了一个所有个股综合走势图的概念。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那么,怎么实现呢?通达信与同花顺都不好实现,这个还要使用东方财富终端,它是可以支持等比例的。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是以同花顺为例来复盘,那么一支股票的缩放比例仅限于当前这支股票(也就是显示的K线数是固定的,假设是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想调最近两个月的,按↑号就能看到,但是换另外一支,又回到以前的页面,也就是又回到显示一年的这个页面,这样浏览起来就比较麻烦。东方财富终端的页面默认与同花顺、通达信不同,我们按照同样的步骤,只显示两个月的K线,然后再切换到下一支股票时,也仅仅是显示两个月的K线,而不是一年的,这样用起来就比同花顺舒服多了,因为用同花顺的话老是用键盘上的“↑”反复切换,非常麻烦。

④也可以按照板块热点板块→个股来复盘也比较快。主要是可以知道题材炒的是啥。

69.周期6:超短周期的定位、定义、问题及理论建构

上面这个也是我在复盘中发现的比较省力的办法。

第3步:依照联动性进行分类

完成之后我们要使用周期(老周期、新周期)、空间、题材等来对整个周期进行分类。这个软件也不太好实现,没办法,可以可以拿张纸画画,每种颜色的走势代表着不同的题材,这样可以大体上直观些。然后再来结合空间板、连板股、涨停板的数量来对超短周期进行描述就有意义多了。

最后,有些地方我没有写完,思路上还不是特别成熟,另外,光说理论,例子说得比较少,很多人可能不知所云,后面会补充大量的例子,先写这些。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