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当下的“教材”?70年代大通胀启示录:货币政策如何左右经济命运

· Views 47

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意外“爆冷”,核心通胀却异常顽固,利率高企之际,“滞胀”风险正在把美联储架在火炉上猛烤。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甚至警告,美国经济可能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

是的,我认为这种情况(70年代式滞胀)有可能再次发生。现在看起来我们的状况更像70年代,1972年的情况看起来相当乐观,但1973年的状况却急转直下。

如果戴蒙一语成谶,那么反应总是慢一拍的美联储将是最大的罪人。

美联储理事会货币事务部高级顾问Edward Nelson曾在2022年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1970年代的英美“大通胀”事件,探讨了当时美国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失误。

报告指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1970年代的大通胀可归咎于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总需求过度扩张。而这一错误的货币政策,根源在于政策制定者对通胀成因的错误认识。

非货币通胀,70年代的英美深信不疑

Nelson认为,要理解1970年代的大通胀,需要深入探讨当时的经济政策信条,即政策制定者所持有的基本经济观念和分析通胀的框架。

当时英美央行相信,通胀主要由成本(如工资和价格)因素推动而非货币供给过剩导致,这就是所谓的非货币通胀观,也被称为成本推动假说。非货币通胀观念在1970年代的滞胀时期曾风行一时。

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控制工资、利润或成本的上涨,可以控制住通胀,而不必收紧货币政策。

但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持续的通胀最终还是受货币供应增长决定,非货币因素只是导致了通胀的短期波动。

英国是非货币通胀观的先行者。

早在1966年,英国经济事务副部长William Rodgers就提出,需要一种更直接地针对工资增长和价格变动的政策,作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补充。

他们在1970年代也完全践行了非货币通胀观。当时,英国当局更倾向于使用收入政策而非控制总需求来应对通胀。收入政策通常包括对工资和价格的直接干预措施。

英国经验得到了美国的认可,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恩斯(1970年至1978年担任美联储主席)在解释导致通胀的成本因素时,引用了英国的经验。

伯恩斯在1970年年中指出,收入政策可能有助于通过限制需求来降低通胀,但到了1970年下半年,他已经赞同了非货币通胀观点。

这种观点的演变在伯恩斯当时的讲话中可以看出。

1970年7月,伯恩斯说:

我们必须记住,恢复充分就业而不引起通胀,将主要取决于货币和财政政策。

但到了1970年10月,他又说:

新的集体谈判协议中所要求的工资涨幅并没有放缓;相反,尽管失业率上升,它们却在加速……因此,我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激烈成本推动深感担忧。

1971年6月22日,伯恩斯给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备忘录写道,“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议采取“强力的工资和物价政策”控制通胀。

伯恩斯在整个任期内都持有这一观点——通胀并非货币供给引发,而是工资和价格导致的。

伯恩斯的继任者,威廉·米勒(1978年至1979年担任美联储主席)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他在1978年曾表示,美国经济受到“潜在的通胀力量”的影响,列举了众多提升成本和价格的因素,并将美联储的角色定位为不增加需求,以避免增加维持通胀的成本推动力量。

他指出,美联储“确保过度的货币和信贷供应不会增加我们经济中明显的通胀力量”。

货币——70年代滞胀的元凶

在非货币通胀观点指引下,伯恩斯上任后,美联储便开启了降息周期,并逐步增加货币供给,寄希望于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与此同时,尼克松政府实施了工资和价格管制,以避免通胀问题。

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货币供应一路飙升,价格管制非但没能控制住物价,反而导致商品短缺,推动物价进一步上行。

1973年10月石油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通胀率已经达到7.4%。

福特政府上台后货币政策有所紧缩,通胀也开始降温。然而,随着卡特赢得总统选举,非货币通胀观点卷土重来,货币供应再次加速,通胀率也飙升至10%以上。

随着石油危机再次爆发,到1980年初,美国通胀率攀升至了15%的高位。

英国的情况更加严重。

1970年代英国年均通胀率高达13.6%,远超过美国水平。1975年,英国全年通胀率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的24.2%。

大通胀给美英两国经济都带来了沉重打击,直到1980年代初沃克尔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加息才开始得到控制。

非货币通胀观下加息的理由

Nelson还指出,尽管1970年代的政策制定者普遍接受了非货币通胀观,但他们仍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如加息。

报告提到,一些经济学家发现,在1970年代,每当预期通胀率增加1个百分点,联邦基金利率就会上升83个基点,这表明即使在非货币通胀观下,政策制定者对通胀的反应并非零,而是积极的。

非货币通胀观虽然认为通胀可以在没有过度需求的情况下发生,但也承认如果存在过度需求,它会成为产生通胀压力的一个因素。因此,当政策制定者认为经济中存在过度需求时,他们会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应对。

政策制定者还会将汇率贬值与进口价格上升联系起来,认为这会导致通胀,因此在汇率贬值时也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另外,他们认为经济快速增长时可能会导致通胀上升,会通过限制经济增长来一直通胀。

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代的政策制定者将紧缩货币政策视为短期内对抗通胀的临时措施,而不是长期解决方案。他们认为,若实施了永久性的收入政策,限制需求则可以作为降低通胀的短期手段。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